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委托检查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的通知》要求,滚球365网站组成由常委会副主任赵合为组长的执法检查组,于8月19日至9月3日,在听取自治区有关部门情况汇报的基础上,深入日喀则地区吉隆、萨嘎县和阿里地区普兰、札达、日土、革吉、噶尔县及有关学校,实地检查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并委托拉萨市人大常委会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其他地区工作委员会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我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始终把发展义务教育事业作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来抓,明确主体责任,坚持依法治教,推动我区义务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坚持上下合力,依法推进义务教育事业
西藏义务教育起步晚、基础差,要实现追赶式发展,必须上下合力推动。为确保“普九”目标如期实现,我们攻坚克难,动员各方面力量,依法推进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一是及时完善配套性法规。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于2008年3月修订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对政府主体责任、经费保障机制、教育管理体制和“三包”经费的管理使用等作出明确规定,为推进我区义务教育事业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出台规章和文件保证法律法规有力实施。各级政府均出台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若干意见、实施办法和具体措施,将义务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狠抓责任落实,有效推动了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三是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将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列入“五五”、“六五”普法重要内容,通过印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手机短信等平台,促进义务教育宣传工作进农村、进社区、进课堂、进家庭,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农牧民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四是不断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各级政府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专抓此项工作,基层政府、群团组织和学校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挨家挨户做工作,并实行学生到位情况定期报告制度。截止2013年6月,全区小学入学率达到99.4%.巩固率达到87.61%;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6%,巩固率达到92.60%。通过上下共同努力,2011年我区顺利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
(二)不断加大投入,注重管好用好“三包”经费
在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区义务教育投入的基础上,自治区人民政府把教育投入作为财政支出重点给予优先保障,财政教育支出从2009年的54.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94.48亿元,每年不低于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0%,并通过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金中计提教育资金等途径,不断拓宽教育经费供应渠道。各地市、县严格落实自治区有关规定,每年投入教育的经费都不低于地方性财政收入的20%。国家拨付的师生公用经费标准已分别从2005年的小学生均60元、初中生均110元、教师人均2200元逐年提高到2013年的小学生均500元、初中生均700元、教师人均3900元;“三包”经费标准已从2008年的年生均1350元逐步增加到2013年的二类区2600元、三类区2700元、四类区及边境县2800元;从2012年起,农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生每天3元,每年按200天核算,达到年人均600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严格按照“预算到校、校财局管”原则,按时足额拨付教师工资、师生公用经费、“三包”经费等各类义务教育经费,成立“三包”经费管理领导小组,对“三包”等物资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建立“三包”经费总账、分类账、明细账等记账凭证和物资出入库单,设置“三包”经费公示栏,每月公示一次,进行单列银行帐户、专项核算、专款专用,未出现挪用、克扣、挤占等不良现象。从检查情况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义务教育经费特别是对“三包”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普遍感到比较满意。
(三)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立足我区实际,坚持把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一是抓好教师岗位培训。坚持以国培引领区培、带动地陪、促进校本培训,注重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大对边远艰苦基层学校教师培训的倾斜力度,逐步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配备现代教育信息设备,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2012年,全区共有200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013年,将完成12600名中小学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区级以上培训。二是开展职称评聘工作。普遍建立农牧区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教师考核制度、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和优秀教师表彰制度,探索制定科学、有效、可行的教师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加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特别是中高级职务人员的聘后管理,教师队伍的数量和素质能基本满足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区小学在职教师19335人、初级中学9572人,小学未评、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人数比例分别为13.0%、58.2%、27.6%、1.2%,初中未评、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人数比例分别为10.7%、55.3%、31.0%、3.0%,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三是大力加强师德建设。重视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政治理论、“四观”“两论”、法律法规教育和师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健康人格,矢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甘于奉献。拉萨市把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务评聘、评优奖励的主要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收到很好效果。四是建立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农牧区教师工资和教师住房公积金、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均纳入各级财政保障范围。2013年,为边远艰苦地区教师新建宿舍1465套。阿里地区每年在支教资金外安排专项资金,给每位乡村教师每月发放300元生活补助。
(四)合理配置资源,积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协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周密部署促进均衡。201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教育部签署《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电视电话会议,对这项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全面启动了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二是加强督导促进均衡。制定《西藏自治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和评估相关细则,多次派出工作组对曲水、乃东两县进行蹲点指导,通过对这两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为面上的工作提供指导。从各地市选拔专业人员进行督导评估培训,对照评估指标,完成对各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全面核查和自查工作。三是合理布局促进均衡。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促进均衡”的办学思路,“十五”以来累计安排投资53.11亿元,进一步优化县域内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重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新建及改扩建校舍面积440万平方米,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和校际差距。阿里地区近年投入930万元实施小学校改造项目,较好地改善了小学校办学条件。目前,我区已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全区现有小学857所,初级中学92所,教学点515个。每县办有1所初中,个别人口较多的有2所;每乡镇办有1所完全小学,个别人口较多的有2所;人口较多的村办有1所初级小学或教学点,基本能满足义务教育学生寄宿和就近入学的需要。四是配置师资促进均衡。不断深化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扩大电化教育优势,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行地直学校与县直学校、城镇学校与农牧区学校对口交流帮教机制,加强县域之间教师交流,逐步缩小校际之间教师素质差距。
(五)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实施学生素质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着眼“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反分裂斗争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注重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从组织纪律、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信心教育、吃苦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工作,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长期注重藏汉“双语”教育,在小学阶段强化藏语文、汉语文教学,在初中、高中阶段巩固汉语授课体系并加强藏语文课程教学,促进学前到高中各阶段“双语”教育有效衔接。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义务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新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一)法律法规宣传方面。随着“普六”、“普九”和“两基”工作的扎实推进,全社会支持义务教育的观念不断得到强化,家长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但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特别是对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核心内容和有关具体规定的宣传不够深入,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等先进理念不能较好地在人民群众头脑中扎根。有的因不知道内地西藏班的年龄限制而耽误孩子去内地西藏班上学的机会。
(二)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目前,我区中小学校舍建设缺口283万平方米,资金缺口87.7亿元;部分学校操场、多媒体教室、供暖、教学辅助用房等基础设施亟待改善,资金缺口13.41亿元;中小学校舍每年需要新增维修改造经费1.98亿元;部分项目下达投资时,附属设施建设没有纳入整体规划,导致项目主体建成后因没有附属配套设施无法投入使用。二是“三包”经费需要向边远、高寒地区进一步倾斜。目前,“三包”经费已向边远、高寒地区作了一定倾斜,但倾斜力度还不够。主要是边远、高寒地区交通不便,生活成本很高,有的仅生活燃料费一项就占到“三包”经费的30%。三是城镇中小学学生不能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有关学校、学生和家长意见较大。四是边远、高寒地区学校接送学生困难。有的地方山高谷深、路远路险,特别是遇到冰雪天气,汽车租赁公司不愿冒风险承运,党政机关不得不动员单位车辆接送学生。
(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是教师结构性缺员。新进非师范类教师较多,英语、物理、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教师和生活管理老师、财会人员相对较缺。西藏与内地师生比例相同,但由于西藏学生生活管理任务繁重,加上教师到内地进修往返时间长、女教师休产假时间长、维稳值班等因素,不能保障教师全员在岗,导致在岗教师工作负担过重。二是教师晋升职称困难。部分教师反映晋升职称门槛过高,普遍要求增加中、高级职称名额。三是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调查发现,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略低于相当级别的公务员,部分学校工作生活条件较差,很多学校没有教职工食堂,导致教师不安心在基层和条件较差的学校工作,力图通过考试或找关系,由边远、贫困乡村向县城和其他条件较好的地方调动或改行。四是教师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校本培训相对薄弱,有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自然、交通、通讯条件差异较大,学校标准化建设不能一步到位,优质教育资源难以下移,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乃至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差距还很大,以致学生“择校”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大量进城务工农牧民子女涌进城市,致使城市学校招生爆满,而边远学校在校生逐年下降。
(五)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由于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一些辅助课程难以开足开全,致使实施素质教育遇到不少困难,短时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学校和教师缺乏危机感,对教研工作不够重视,比较忽视教学常规管理,不能较好地开展教学竞赛、教学评比活动,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综合素质不强,有的教得了汉语教不了藏语,有的教得了藏语教不了汉语,使部分学生小学阶段“双语”基础打得不牢,客观上阻碍了他们升入初、高中后的学业进步。
三、几点工作建议
深入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对于促进我区义务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特别是对于提高藏民族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和俞正声主席关于“依法治藏,长期建藏”的重要指示,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服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扎实打牢办好义务教育的思想基础。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深入宣传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法律法规的重要条文、涉及群众和学生切身利益的有关规定,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教育,切实增强政府的主体责任意识、学校的教育管理意识和家长的义务权利意识,使干部群众真正懂得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形成全社会支持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齐心协力“控辍保学”,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到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二)继续增加投入,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充分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和义务教育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经费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的保障机制。在现有基础上,适度提高边远、高寒地区学校“三包”经费的额度。城镇中小学学生大多来自农牧区,应同等享受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调整相关政策。积极引导援藏资金向农牧区义务教育倾斜,帮助改善办学条件,弥补教育经费不足。适当增加边远、高寒地区学生交通补助。
(三)立足自身力量,建设一支较高素质和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之本,是义务教育的基石。在现有教师培训模式下,立足自身力量,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扎实抓好校本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教学竞赛等活动,组织消化、吸收培训成果,切实转化为搞好教学的实际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健全远程教育体系,辅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组织教师“走出去”,参观学习,开阔视野。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教师队伍专业结构,根据需要增加英物地、音体美教师。按照“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要求,针对我区相对集中办学为主、学生生活管理任务重、乡镇小学班额小等特殊情况,重新核定教职工编制,增加生活管理人员编制。参照多数省份标准提高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适当降低职称考试难度。综合海拔、地域、交通等因素,实行边远、艰苦地区教师特殊津贴政策,对县、乡、村教师每月分别给予一定的特殊津贴,将教师周转房纳入国家和自治区住房保障体系,坚持用待遇留人,促进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四)坚持面向基层,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区的有关教育投入尽快到位,抓紧解决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缺口较大的问题,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按照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通过抓试点、抓示范,扎实推进标准化建设,一项一项抓落实,切实加强督导评估,稳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注意调动和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转移,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
(五)努力提升质量,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我区基础教育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提升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切实抓好教育局长、校长、教师和教研“四支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校学科带头人,加强骨干人才培训,提倡和鼓励各级分管领导、教育局长、校长和教师之间随机听课,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厉行奖勤罚懒,激励教师奋发有为,形成党政领导和学校齐抓教学质量的生动局面,不断推动教育质量上台阶。要站在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高度重视实施素质教育,突出抓好“双语”教学,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积极争取社会舆论支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